发布时间:2015-03-02 16:4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进入农历腊月,偏远地方的农村群众早早就操办着过年过节了。这不,家住高庙乡黄底农村新型社区的羊虎山村农民郭社峡夫妇正忙乎着扫灰除尘大清理呢。
“小洋楼宽敞明亮没啥灰尘,不用咋整的,大概弄下就好啦。”在200平米两层楼房内上上下下忙“扫屋”的郭社峡显得非常轻松和高兴。随后用右手搭在嘴唇上对着笔者的耳朵悄悄说:“俺这房只掏了10万块钱,一平方才五百块钱,政府让俺们老百姓捡了个大便宜。”
在门口守着洗衣机洗衣服、嘴里哼着小曲的郭老伴儿也忍不住插话:“你看,龙头一拧清水‘哗哗’就来,再也不用车拉肩挑、存雨水吃了,有了水,咱山里就有了灵气、地里有了财气、百姓更有了福气了。”
这些灵气、财气和福气都来自于该乡实施的民生工程。高庙乡大胆创新思维,注重抓根治本,着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从而使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激活机制解水难。坡脑供水站从前由于机制不活、管理不善,设备接连丢失、管道氧化破烂、水源跑冒滴漏、成本不断攀高,群众吃不到水、吃不起水,只好车拉黄河水或者打窖储雨水。为此,该乡从机制上入手,将承包私人的供水站收回乡里统一管理,抽调机关同志3人常年吃住站上,加强设备看护,对老化管道进行更新,将管理人员工资、电费、维修费等投资从水成本中剔除由乡财政解决,并对水费实行财政补贴,使水费由原来的每吨8元降到2元,从而让群众24小时都能吃上放心低价水。
客货分流保畅通。近年,该乡通过实施乡村道路村村通工程,山区群众出行难得到有效解决,但随着矿山开采规模加大,货运车辆毁坏道路日趋严重。为保护民生工程,延缓道路寿命,该乡投资70万元在市场西郊新修货运通道近千米,同时通过对废弃旧路进行改造,增加货运专道,推行客货车辆分流,有效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集中建设保民居。在解决群众居住困难方面,该乡改变过去那种“天女散花”般的扶持救助模式,采取整村扶贫搬迁与新型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办法,新建社区2个,整村扶贫搬迁1个,安置农户200户,从而使有限资金集中用于水电供应、污水处理、广场建设、路灯装置、校园医院商场等合理配置,既缩短了投资战线、节约了扶贫成本,又提高了扶贫开发效率。
《高庙乡:抓根治本改善民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hubin/{13520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